“我月薪2万,舍不得给我妈买新手机”

2019-02-11 20:04:06
0

每次回家见父母,总发现父母好像又老一了一点。错过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机会,一厢情愿地“尽孝”,有时不是孝顺,而是自私。

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《槽值》栏目(公众号:caozhi163)出品,每天更新。

1

过年回家前,我妈在视频里得意洋洋地展示她串好的腊肉。

我满口称赞:“这腊肉看着就好吃。”

她哈哈大笑。

其实我根本看不到腊肉,视频中只有一块黑糊糊的东西,和我妈的脑袋顶。

我妈只懂怎么接视频和拨视频,却记不住“翻转摄像头”。

她站在腊肉下,一面把手机举高,一面急切地问我:“看到了吗?看到了吗?”

我只能说,“看到了”。

我教过她几次,可下一次视频,她要么按成了”结束通话“,要么按成了“转到语音通话”。

后来我也烦了,她便不问了。

我妈的手机摔过一次,屏幕上方裂了几条缝,反应速度也越来越慢。

之前双十一,我正好涨了工资,就给妈妈寄去了台最新的苹果手机。

谁知道,过了这么久,她一直收在柜子里。

问她为什么不用,她总是乐呵呵地:

“我不换,这个年纪了还赶什么时髦。”

后来我才明白,苹果手机刚开始使用需要输入ID,她和我爸一起研究了几天也没弄明白怎么申请。

他俩不好意思跟我说,怕我麻烦。

又听说苹果手机很贵,他们怕用坏了,所以干脆收起来。


我也在网上给爸妈买过电影票,把二维码截图发给我妈,随口告诉她,直接在自动取票机上扫码就行。

两三个小时候,我妈在微信上留言,以后别再买电影票了,他们取票弄不明白。

放假回家,想教他们用手机,亲自带他们去看电影,他们也都好像有了心理阴影似的,连忙拒绝。

我开始觉得,自己之前的那些做法,其实有点残忍。

很多再简单不过的东西,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完全陌生的。

但是为了让我放心,爸妈总是表现得特别“独立”,尽管这种“独立”中,其实透着一丝小心翼翼。

曾经我也觉得,成年以后和爸妈最棒的相处模式,就是成为相互独立的朋友,共同进步。

可随着年岁渐长,我终于明白父母其实根本没有办法跟上我们的脚步,而且他们注定会越来越慢。

慢到我回过头,才发现我们几乎已经身处两个世界。

曾经看过一句话:我们的世界在变大,而父母的世界在变小,变老,甚至变得好笑。

我突然发现自己有点舍不得强迫他们学会我的生活方式,比如换新手机这件事。

不是心疼钱,是心疼爸妈,怕他们觉得自己没用。

2

成年之后,我们和父母的位置,似乎发生了颠倒。

去北京之前,爸妈赶到我的城市帮我搬家,顺便送我去高铁站。

我和男朋友坐出租车,在前面带路,我爸妈载着要运回家的行李,在后面跟着。

载我们的是个老司机,一路开得飞快,等我提醒他慢一点的时候,爸妈的车早就看不见影子了。

我赶紧打电话给我妈,询问要不要让司机停下等他们一会儿。

我爸在电话那头中气十足地回答:“不用等,你们只管开,我们会用手机导航!”

我便放了心,没有多想。

结果,他们用错了导航,四十分钟的车程,他们开了两个多小时。

先是开去了火车站,接着又下错了高速路口,最后总算赶到了高铁站,不过却是与我完全相反的另一个入口。

我急火攻心,立马勒令他们不许再动,在原地等着。

待我一路狂奔穿过整个高铁站来到那个入口,气急败坏地想冲我妈发脾气时,却突然什么都说不出来了。

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我妈这个样子:

她满脸通红地站在人群中,小小的个子,却一边肩膀挂着我的书包,另一只手拎着我的箱子。

她是真的一动也不敢动,甚至都忘了把箱子放在地上,就那么直愣愣地,像个犯了错的孩子。

看到我之后,她赶紧向前跑了几步,口里不停小声念叨着:

“哎,妈妈老了,妈妈没用了,手机也不会用,差点让你赶不上车了……”

我鼻子一酸,抱着她安慰了几句,便让她快回车上去。

等她一转身,我眼泪就掉下来了……

记忆中,事情是我们在问,解释都是父母来;

渐渐地,父母开始问我们好多事,而我们却总是没办法跟他们解释。

之前都是我们看父母脸色,他们好像什么困难都不害怕;

渐渐父母开始看我们的脸色,变得小心翼翼。

所以,很多次看到我妈小心翼翼戳手机的样子,我都很心疼,我舍不得看着她的自信在一个小小的手机面前一点点消失。

我舍不得看着她默默接受着我身上的变化,好像习惯了我们生活之间的巨大反差。

我舍不得看着她渐渐褪去原本的泼辣,越来越像一个柔弱的老人。

我舍不得,但却不得不承认,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,父母好像越来越小了。


3

妈妈越来越像外婆了。

小时候,外婆总是把新衣服小心地收到柜子里,然后依旧穿着起了毛边的旧衣服。

而最近几年,我妈则对我的旧衣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

早上,她穿着我高中时的校裤去买菜,并对校裤的轻便和透气赞不绝口。

夜里,她穿着我大学时的班服去跳舞,那件白色的短袖上还印着我们班的口号:新闻新闻,无所不能。

今年冬天,她最常穿的是一件黑色的棉服,那是我大二的时候花150块钱买的,帽子上有圆圆的耳朵,背面印着一只巨大的米奇。

我在微信上给她转账,让她去买新衣服,她却说:“你有那么多衣服,都和新的一样,我还穿不过来呢。”

想到她穿着米奇棉袄在家里串腊肉的样子,我又好气又好笑。

其实我很烦陪我妈去逛街,因为每次都是在商场转了2个小时,然后空手而归。

她总奔着打折的店去,抓起衣服第一件事就是翻吊牌,然后摇摇头说太贵了。

只有逛到那种“全场一律50元”的街边小店,她才开始乐此不疲地试衣服,挑来挑去选了一套运动服。用廉价的塑料袋提着回家,脸上笑开了花。

我埋怨她老穿便宜货,她却乐呵呵地偷偷告诉我她的积蓄,她竟然悄悄存了好多钱。

怪不得,她总问我新买的护肤品和衣服的价格,然后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。

这些积蓄,不知道是用多少件50块一套的运动服和旧衣服攒下来的。

原来有一种父母表达爱的方式,是拼命在自己身上省钱。

你花的钱越多,她就会下意识地越节省,因为这是他能做到的最直接的方式。

我以为我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了,她却默默用自己的方式,渴望着继续被我需要。随时准备着,在我跌落的时候,能接住我。

后来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:父母为什么总是舍不得花钱。

有一个答案让我泪目:因为你还不够强大。

4

孝顺这两个字,是由后悔组成的。

身边很多同事都和我一样:在内心重要性排序中,父母的很靠前,但在行动中,父母又总是排在很后面。

我们置顶老板的微信,秒回工作群里的消息,却好像总是错过父母发来的消息;

我们可以排四个小时队只为去网红店打卡,却没有时间陪父母看看电视、聊聊天;

我们有耐心应对客户的各种要求,却总是嫌父母麻烦;

我们想要环游世界,向往诗和远方,却忘了父母一辈子还没有出省看看。

就是这无数个错过父母微信的瞬间、明明坐在父母身边却只是低着头刷手机的瞬间、对父母嚷嚷着“你们怎么这么麻烦”的瞬间、匆匆回家又匆匆离家的瞬间,让我们一边后悔一边下着孝顺的决心。

子女成年以后,父母最长扮演的角色不是父母,而是“替补”。

他们默默等在一边,等着我们有空,回一句微信;

等着我们有心情,给他们打一通电话;

等着我们有假期,回家看一看他们。

而更多的时候,我们为父母做的事,只是出于突然“良心不安”,却并没有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。

比如我前段时间帮我爸买了一瓶护肝片,但其实我不知道,我爸爸这几年得了胃病,他更需要的是胃药。

我想陪我妈一起去爬山放松心情,但其实她膝盖不好,爬山对她来说很痛苦。

有个同事带着父母去吃人均500的日料,但其实他父母吃不惯生鱼片和寿司,更喜欢吃热腾腾的食物。

我们总是间歇性痛定思孝,持续性忽略父母。

因为不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习惯,没有意识到他们因为年龄增长发生的改变,所以一厢情愿地“尽孝”,然后又是新一轮的后悔。

这不是孝顺,这是自私。

不要等到想起来了,才爱一爱父母;要把对父母的爱,分到每一天。


5

每回家见一次父母,我总会发现父母好像又老一了一点。

渐渐眼睛开始看不清楚了,渐渐松弛了,白头发越来越多,开始对我示弱,记忆力开始变差了……

他们依旧在我的生命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,却几乎已经消失在我的生活里了。

我很害怕,我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,再慢一点,因为我快追不上他们老去的速度了。

小学的时候,学过一篇关于时间的课文,有一段话我一直记得:

“虽然人永远跑不过时间,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,如果加把劲,有时可以快好几步。

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,用途却很大很大。”

所以我告诉自己,虽然我跑不过时间,但我一定要比原来多跑快几步,尽量多为父母做一些事。

只要我们多做一点,我们陪父母的时间就会多一点,我们与父母的回忆就会多一点,父母老去的速度相对来说就会慢一点点。

这些事虽然很小很小,但用途却很大很大。

小时候,父母在柴米油盐中挣扎,却给了我们一个童话般的童年;

现在,换我们保护他们,给他们一个童话般的晚年。


想要在第一时间收到槽值文章的推送,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,搜索“槽值”或者“caozhi163”就可以啦。

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槽值

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

erweima

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