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自杀式堕落”的四个迹象,你也许正在重复

2019-03-25 12:52:12
0

人的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只要岁月的沙漏还没有流逝到最后,任何时候的觉醒都是有意义的。永远都不要拒绝学习和思考。

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《槽值》栏目(公众号:caozhi163)出品,每天更新。

春天到了,朋友圈终于又飘满各式各样的flag。

它们的主人,完不成目标自己上火,完成了也坚持不了多久。

身边叫嚷着减肥、考证的人,唯一坚持下来的,就是每年都把目标再喊一遍。

生活中的满足感不易得。

那些能真正突破自己的人,都避开了这四个“毁掉人生”的坏习惯。

1

拖延时的短暂放松,使人精疲力竭

先别急着忏悔。

说起拖延,这是全球人民的通病。

英国一家网站为测评员工生产力,对接近2000名办公室职员进行了调查。

结果发现,除去逛社交媒体、看新闻、和同事聊天、给自己泡茶的时间,平均每人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长,只有3小时。

“现代工作场所有很多东西让我们分心。调查得出的结果也令人惊讶——让自己太容易分心,结果就是工作效率受到了影响。”该网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说。

不知不觉拖延浪费掉的时间,居然会比有效工作时长还多。


“我今天都做了什么” / 视觉中国

如果说这种“带薪溜号”还能让人偷笑得出来,自己心心念念的 flag 一年倒一次,就真的让人很受挫。

“明天就要开始跑步减肥!”

“每天记二十个单词!”

“不能再熬夜了!”

第二年,同样的目标又提上日程。

每次都是怎么放弃的?

觉得已经很累了,所以“今天就例外吧”。

人们大多认同,脑力劳动消耗很大。

认真工作一会就觉得脑袋已经要炸了,必须歇一歇。

最近美国的一项实验可能要“打脸”很多人。

“解一道数学题和看相同时间的电视,大脑消耗的能量是差不多的”,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)的研究人员 Kevin Hall 说。

这就是人们如何被情绪玩得团团转的——很多时候,不是能量不够用。

缺乏动力、同时被失控感包围,所以会觉得累。

比如,工作效率低下,任务完不成,只能回家加班。

又不甘心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,所以报复性地消遣,看着时针走过12点才开工。

熬夜做完之后,又是灵魂出窍的一天,效率继续低下……

蒋方舟也说,她发现身边很多人忙了一天,下班回家都要打打手机游戏“放松”。

但其实这不仅不是放松,还是对专注力的一种巨大消耗。


圆桌派

目标难以实现,因为过程中遇到的诱惑太多,所以暂时拖延;

可被诱惑吸引去,获得的乐趣,又抵消不了拖延的愧疚感带来的压力。

行动上没有进展,心理上的紧张却很难消解,由此进入负面循环。

拖延总让人丧失努力的兴致,解决办法其实也简单:

不定不切实际的要求,确保目标能一直在自己控制范围内;

并对工作完成后的满足清晰预知

说得简单一点:

该做又不想做什么、并为那件事感到焦虑的时候,直接推进就好了。

体会过按时甚至提前完成任务的满足,才会知道被拖延浪费带的生命有多可惜。

2

象征性努力,逃不了一败涂地

经常被振奋人心的场面触动,激情一过,又回归庸碌懒散——如此生活的人,可以被统称为“积极废人”。

英语学习打卡,占领朋友圈半壁江山。

有些人坚持到底,有些人默默退场;

也有人每天只是流程性地签到,却没学到真知识。

看到别人给自己的朋友圈“点赞”,会受到激励,促使自己完成更多任务。

但自我效能只是一种主观感受,不会带来学习能力的提高。

比如,想要精通一门语言,只能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几十天的打卡只是前奏,远远不足以达到“擅长”的标准。

高中时常见一种学霸。

他们对自己有明确的规划,看起来学习的时间比那些起早贪黑的人要少,成绩却从不落后。

那些做无效努力的人,只会模仿并量化“真学霸”的行为:

疯狂刷题、到处提问、一遍一遍抄笔记。

但他们没学到的,是在脑子里将知识内化,用适合自己的理解方法,融会贯通。


呆坐桌前一整天,没学进去一个知识点,也都是常有的事 / 视觉中国

辩手黄执中曾说,他最不喜欢的人,是“半吊子”。

一边花着时间说服自己在拼命用功,另一边惦记着休闲满足和自己应得的补偿。

在任何一边都没有经过思考、让自己升级,而只是两头拉扯,不停消耗元气。

其实早就能预见到结果不会尽如人意,在真的被宣告失败的那一刻,内心也毫无波澜。

甘于平庸无可厚非。

不可取的,是说着只想平庸,却又按捺不住内心的不甘。


多少人神仍在壮年,却如退休般终日望天无所行动 / 视觉中国

思维上的懒惰,导致无尽的借口与抱怨,更会让人丧失斗志。

假装努力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,生错了时代;

而懂得何为卖力二字的人,却一般是会从自身找问题。

假装努力,是在骗自己,却又永远骗不过自己。

并且很遗憾,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只看结果,没人会为你的自我感动买单。

3

月薪三千,活得像月薪三万

欲望本没有错。

但欲望和能力之间总有差值。

当欲望膨胀的速度大于个人能力增长速度时,人就会十分痛苦。

比如,那群月薪三千,却活出月薪三万感觉的年轻人。

自称“隐形贫困人口”的他们,工资就像大姨妈:

准点到账,一个星期之后就没了。

当工资无力偿还欲望的账单,“超前消费”又成了大多数人的救命稻草。

诱惑从不缺花样。

今天是美妆博主的“必买”口红试色,明天是精致网红的大牌化妆品推荐。

“伪精致”充斥生活的每个细节,却没人来教该怎样承担打肿脸充胖子的后果。


手机前忙种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,同时也变成了人家的数据 / 视觉中国

《圆桌派》的一期里嘉宾们谈到“为什么总感觉越来越穷”。

嘉宾说,人要学会区分 needs 和 wants。

富人需要解决的大部分问题都叫wants(想要),而相对不富裕的人则是 needs(需要)。

生活水平远高于温饱线的人也会抱怨自己缺钱,因为他们虽然赚的钱不少,但欲望也在滋长。?

没钱的时候吃方便面;有钱的时候吃西餐;

更有钱的时候,还有满汉全席等着他。

如果抛开极端贫困的情况,对于大多数人:

所谓缺钱,就是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多一块钱;

所谓富有,就是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比少一块钱。


圆桌派

没钱的时候,买几百的衣服,有钱的时候买几千的衣服;

更有钱的时候,还有几万、几十万的衣服等着。

想要过精致的生活,想要偶尔奖励下辛苦的自己,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——

当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所有欲望时,要么选择提升能力,或者选择性忽略欲望。

总之,量力而为。

4

总想走捷径,其实在绕最大的弯路

欲速则不达,越早知道世界上无捷径可走的人,越少走弯路。

市面上的书籍里,互联网页面上,尽管呈现出百媚千红状,抽象出了共同点:

让你M掌握X的N个技巧。

M是时间,可以按天,按小时,越短越有杀伤力。

X代表你想获得的技能。

N是个数字,立志把学习新东西需要掌握的林林总总压缩。

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提到,94%的初中和高中老师认为,学生在进行研究时,用到教科书的比例只有18%,图书馆只有16%。

其余都通过搜索引擎获得。

带来的危害是:

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搜索获取自己想要的,越来越沉迷于速读,却很少去思考并摄入他们正在阅读的内容。

我们担心的是,如果你不使用一些深入思考能力,而是把数字设备作为大脑的一部分来使用,这些功能就会逐步萎缩。

在这个流量约等于金钱的时代,钱好像来得越来越“容易”了。

“只要你足够漂亮,不用努力也能赚钱。”

BBC的一项跟踪调查发现,如今英国孩子们的十大理想职业中,排名前三是体育明星、流行歌星和演员。

在25年前,教师、银行家和医生是最热门的选择。

对金钱的渴望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:当一个人已经习惯了金钱来得容易时,便很难再踏实努力地做事情了。

网上有个很直观的漫画:

一个“聪明人”在砍掉自己负重的部分十字架,走捷径后,感觉轻松很多。

他慢慢走在队伍的前面。

但当面前出现必经鸿沟时,别人负重的十字架可当做桥梁;

“聪明人”的十字架却已经不能帮助他再向前赶路。

成功不在成功学里。

与其对别人的二手知识不假思索地盲听,盲信,盲从,不如对知识溯源,自己摸索出一条新的路。

人的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只要岁月的沙漏还没有流逝到最后,任何时候的觉醒都是有意义的。

永远都不要拒绝学习和思考。

参考资料:

[1] Tice, Dianne M., and Roy F. Baumeister. “Longitudinal Study of Procrastination, Performance, Stress, and Health: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awdling.”?Psychological Science, vol. 8, no. 6, 1997, pp. 454–458.?JSTOR, www.jstor.org/stable/40063233.

[2] Johnston D W, Allan J L, Powell D J H, et al. Why does work cause fatigue? A real-time investigation of fatigue, and determinants of fatigue in nurses working 12-hour shifts[J].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, 2018.



想要在第一时间收到槽值文章的推送,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,搜索“槽值”或者“caozhi163”就可以啦。

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槽值

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

erweima

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