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圈最该转发的7分钟短片,警醒复工的你

2020-02-12 18:05:55
0

“我们村子战胜了病毒,你们也可以。”

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《槽值》栏目(公众号:caozhi163)出品,每天更新。

2020年伊始,新冠肺炎来得让人措手不及。

一夜之间,购物车里的年货让位给了口罩、酒精、消毒液,朋友圈和家族群里开始了“谣言”与“真相”的拉锯战。

每天睡前醒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浏览肺炎的相关新闻,关注数字的变化,家乡的情况,研究的进展……

面对疾病,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,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。

1年前,面对埃博拉病毒,相关国际组织曾制作一个小短片《埃博拉的故事》。

短短7分钟的动画,还原了传染病爆发时,疾病在村庄里是怎样传播,人们又是怎样被治愈的过程。

1

一个小女孩的故事

故事发生在非洲,一个医疗落后、物质匮乏的小村庄里。

小女孩的爷爷去集市上采购食物。

市场肉铺的砧板上,是一只只狰狞的蝙蝠。爷爷将这些蝙蝠肉买回了家,摆上餐桌。

这成为了爷爷染病的最初源头。


没几天,他开始发烧,四肢无力。

爷爷的病情快速恶化,他上吐下泻、体温也越来越高。

家人一下子陷入了惊慌,小女孩心急如焚地找来医生。

爷爷却在医生到来前,离开了人世。


经过初步的观察,医生判定这很可能是埃博拉病毒。

她立刻阻止小女孩的家人靠近尸体,并严肃的告诉他们: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,哪怕稍有接触,都有可能感染。


医生联系了专业的安葬队,他们穿上防护服对屋内喷洒大量的氯水,进行消毒。


爷爷的尸体上先喷洒了氯水来杀死表面的病毒。再装入防护带袋中带走安葬。避免任何人与尸体有接触,造成病毒的扩散。

最后焚烧了爷爷的全部衣服、被褥、床垫等一切可能接触过的物品,保证屋内没有病毒残留。


当跟随安葬队处理完爷爷的后事,村长召集了全体村民:

“对于病毒的恐慌和害怕都是在所难免的,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医护人员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战胜埃博拉。”


医生嘱咐全村人每天多次用肥皂与流水洗手,一旦有人出现发烧症状,任何人不可以触碰他,立刻联系医护人员。


小女孩一家都和爷爷有过亲密接触,被要求自我隔离,每天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检查。


潜伏期即将结束时,妈妈也出现了发热症状。

此时,应该立刻联系医生,但爸爸却犹豫了,他怕妈妈被带到隔离区后,一家人从此再也无法相见了。

他决定隐瞒病情,将妈妈送去隔壁村的叔叔家暂住一段时间。


小女孩知道,这种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,不仅仅是妈妈,两个村子都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。

她选择站了出来,弱小的身躯拦在父母的面前。

她说:“妈妈很有可能是埃博拉,相信医生是我们救她的唯一办法,逃跑只会走向痛苦和死亡。”


她成功的劝服了父母,妈妈被收入治疗中心隔离治疗。

幸运的是,在医护的照料下,妈妈一天天好转。

影片的最后,在医生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大家战胜了传染病,亲人尽情拥抱。

2

病毒的传播

爷爷的病逝、妈妈的患病,这一切都因为一种致命病毒——埃博拉。

传染性再强的病毒,也需要可趁之机。

短片里,爷爷的不幸,开始于一块蝙蝠肉。

患者的汗液、泪液、唾液、鼻涕、呕吐物、排泄物、母乳、性液、血液……这些则是病毒的传播媒介。

最容易接触到传播媒介,成为病毒暂住地的部位,就是我们的双手。

有学者通过临床实验证明,部分病毒可以在手指上存活三小时以上。用带有富流感病毒的手按压门把手5秒钟,20分钟后门把手上仍有37.8%的病毒具有感染力。

爷爷购买蝙蝠肉时,接触到了蝙蝠的血。更致命的是他无意中用沾血的手指,揉了揉眼睛。


妈妈虽没有直接接触蝙蝠的血液,但爷爷生病时,她触摸过爷爷的额头,接触了他的体液,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感染。


用沾染过病毒的手,去触摸眼睛,鼻子,耳朵,更给了病毒侵入人体的机会。


双手携带和传播病毒的能力,远比我们想象的强。

美国爱德华州的一位儿童行为疾病专家,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

1、2、3、4、5分别代表用键盘触碰过的吐司、没有用手摸过的吐司、用手摸过的吐司、用肥皂洗过的手摸的吐司、用消毒剂消毒的手摸过的吐司 。

不同程度发霉的吐司

脏手上的病菌快速繁殖,将我们的手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巨大病菌库。

而病毒又是如何通过手的接触,到处传播的呢?

日本科普节目《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?》找来了一家七口,做了一个演示。

节目组先在爸爸的手上涂抹了荧光涂料,用它来象征病毒。


这种涂料只有在荧光照射下才能显现,爸爸带着这种“看不到的病毒”,开始了与一家人的正常相处。

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中,只有一对双胞胎儿子曾经直接触摸过爸爸的双手,他的妻子、女儿和母亲,都没有与他有过直接接触。

两小时后,六名家庭成员中,有五名被“病毒”感染:脸部沾上了大量的荧光涂料。

观察一家人的活动后,节目组分析出了五人被“感染”的途径:

双胞胎用被爸爸摸过的手,触碰了自己的脸。两个女儿则是触碰了爸爸摸过的门把手。

他的妻子抱过被“感染”的双胞胎,被他们手部、脸部的“病毒”感染。

那些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,可能正在悄悄扩散。

3

病毒面前,那些能救命的小事

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高达50%以上,它在西非肆虐时,常常有整座村庄都被感染的惨剧发生。

而小女孩所在的村子得以幸免于难,并不是偶然的幸运。

“天下就没有巧合,那不过是化了妆的、戴了面具的必然。”

影片中,医护人员向全村人强调了一件小事:洗手。

首先,洗手要使用清洁的流动性水源,避免交叉污染。


其次,洗手时,应反复揉搓两手的七个部位——两掌心、掌背、指缝、大拇指、指背、指尖、腕部,每个部位3-5秒。

“饭前便后要洗手”,是一句我们耳朵都听出茧子的一句话,却总在日常生活里被我们忽视。

也总有人觉得麻烦、不在意,将这样的小事抛在脑后。

但正是这些预防疾病的小动作,在关键时刻,成为成本最低的“疫苗”。

比传染病更可怕的是,我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。

除了洗手之外,面对如今的肺炎,还有一些这样的预防小事,需要我们铭记在心:

(1)正确佩戴口罩:

飞沫是强有力的传播载体,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隔绝飞沫,防止病毒传播。

《国际传染病杂志》刊登的一篇研究表明:在使用正确的情况下,口罩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扩散。

对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防护,推荐使用医用外科口罩。

医用外科口罩由外至内分为防湿层、过滤层、亲肤层三层,需每4小时更换一次,可以过滤绝大部分的病菌。

(2)少出门,出现咳嗽等轻微症状时先自行隔离。

通过计算机仿真程序,对人群分布规律、人的流动意向以及病毒传播模型进行模拟。

当人们随意流动时,病毒将大规模快速传播。

少出门,减少人员流动,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亲友负责。

(3)勤消毒:

目前常用的灭毒办法有三种,一是56度高温下持续30分钟;二是75%浓度酒精;三是使用含氯消毒液。

其中,酒精消毒是最为简单且实用的方式。

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酒精都有消毒功效,研究显示75%浓度的酒精效果最佳,可以消灭绝大多数病菌。

在疾病面前,我们时常会感到生命的脆弱,随之而来的便是担心、焦虑、恐惧。

听从专业医务工作者建议,做好个人卫生,减少出门、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勤消毒,就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保护。

“我们村子战胜了埃博拉,你们也可以。”

参考资料:

[1]李凯年.手在呼吸道病毒感染传播中的潜在作用[J].国外医学.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,1992(03):138-139.

[2]C. R. MacIntyre et al., The First Randomized, Controlled ClinicalTrial of Mask Use in Households to Prevent Respiratory Virus Transmission.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2, e328 (2008).


想要在第一时间收到槽值文章的推送,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,搜索“槽值”或者“caozhi163”就可以啦。

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槽值

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

erweima

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