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不起,这部馋哭3万人的神作,我安利晚了

2020-05-27 11:59:02
0

人间风味,莫过于此。

还记得2018年被誉为“下饭神器”的《风味人间》吗?

镜头之下跨越六大洲的风味之旅,勾起了无数人的馋虫。


最近,《风味人间2》强势回归,仍然陈晓卿团队出品,还是熟悉的配方,带来的是更加精彩而多元的各地风味。

上线至今,它仍然在豆瓣上维持着9.3的高分,观众一边抱怨画面太美惹人“犯罪”,一边毫不吝啬地给出好评。


镜头穿过四季,穿过昼夜,穿过三餐,寻找着最原始本真的食材,挖掘出藏于其中的欢欣与幸福。

这一季的团队跨越山川湖海,遍寻了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,拍摄超过300种美食,将相人间至味一一装盘,呈现在我们眼前。

1

险境中的至味

人间滋味,尘世烟火,至臻的味觉享受都源于天地之间。

但大自然的馈赠向来阴晴难定,有时候,需要把握好四季循环的节奏,涉身险境之中,才能换得唇齿间的一口满足。

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南麓,藏着一种堪称世界上获取难度最高的食物——崖蜜。

这里的崖蜜由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蜜蜂,喜马拉雅巨蜂所酿造,口味甜香醇厚,只一口就沁人心脾。


在过往的几百年间,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昌泰尔族人总是愿意为了这口甜而冒险,甚至有人为此送命。

片子中的主角泰克,是这个部族中为数不多的蜂蜜猎人,从十七八岁开始猎蜜,今年已经五十九岁的他依然健硕。

这个夏天,他如往常一样,在毫无保护的状况下靠着藤梯,爬上两百米高的悬崖。


他用来对付巨蜂的武器是烟雾。

但操作时必须格外小心,否则,火把会引燃藤梯。


上面是喜马拉雅巨蜂的成群结队的反攻,脚下是上百米的悬崖。

泰克形单影只,只能克服恐惧,凭着经验,找准时机接近蜂巢。

他接过哥哥用绳子递上来的竹竿,插进掩饰的缝隙里,将身体拉近。

右脚支撑着刀具,靠着左脚脚尖站立。


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,相对应的,得到的回报也不会让人失望。


泰克吧取下来的蜂蜜放进篮子里,送到悬崖下面。

底下的族人立刻接过,将新鲜的蜜露手工挤下。

空气里飘荡着最原始的香甜气息。

卖崖蜜换来的酬劳,是这一家人全年最大一笔收入。

新鲜的蜂蜜销往各处,为顶级的食材增光添彩。

不过对于泰克一家人来说,最寻常的古隆面包,配上蜂蜜就已经是极致的享受。


“让每一阵风都吹来蜂蜜,让每一条河都流淌着蜂蜜。”

谋生也许艰辛,但这份甜香总能萦绕于山间生活的各处,在口舌处搅得风生水起,也在心头落得百转千回。

冈察洛夫说,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,却又是肠胃的奴隶。

愿意为了满足味觉期许而以身犯险的,远不止是泰克一族人。

地球之极的挪威,险象以另一种姿态扑面而来,夹杂着海浪的翻涌和狂风的呼啸。

埃德加船长,正要去捕获帝王蟹。

帝王蟹生活在数百米的海水深处,由于全球变暖,习惯冷水的它们不断向北迁移。


捕获帝王蟹的最佳时机在12月,这时候北极圈内进入极夜,最佳捕捞水域风暴频发,每年都有船只被吞没。

即使是已有20年捕捞经验的船长,也要小心驾驶。


海上天气变幻莫测,但为了增加收获几率,船长将渔船驶出更远,并持续投放蟹笼。

捕蟹所用的钢架蟹笼自重50公斤,掉下来很容易就会砸伤人。

船只在一片漆黑的风暴海域上颠簸,操作难度更加大。


风雪愈演愈烈,经过一番拉锯战,上百公斤帝王蟹终于浮出水面。


新鲜出水的帝王蟹肉质极鲜,可以直接生食。


或是炭火炙烤,或是拌成沙拉,或是碾成泥重新塑形。

至鲜的海味经过烹饪,大放异彩。


帝王蟹给了挪威人冒险的勇气,在等待太阳归来的日子里,作为对人们的犒赏。

在悬崖峭壁的山间,在狂风巨浪的海上,总有人甘愿搏一把,赢得自然留下的礼物。

大自然的四季轮回,在惊心动魄的过程中化为盘中餐饭。

夹杂着悲喜与起落,终成万千滋味,汇入人心。

2

食物的南辕北辙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每一片土地,滋养出的都是不同的文化。

或是不拘小节,或是精益求精,不同民族文化里的人也都有着各异的活法。

西方人的直率,在对食物的快意恩仇上得到了丰富的展现。

有一道菜品,于17世纪发端于欧洲,历经了无数人的双手,成为全新的形态,在美国盛行。

这就是蟹肉饼,如今已经是马里兰的经典菜式。


已经剔好的蟹肉与面包糠,欧芹,蛋黄酱混合。

经由厨师的一双巧手轻轻揉捏,小心翼翼团成球状。


加以无水黄油封盖,一点点复合香料调味,便可以送进烤箱,静待美味出炉。


在热力作用下,蟹肉球的形态渐渐发生转变,鼓胀的肉向外膨胀,体态丰满,香味呼之欲出。


豪放的马里兰人不愿忍受拆解的烦恼,这种4个就重达1公斤的扎实蟹肉球完美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,一口下去,只剩下大快朵颐的酣畅。

相对而言,中国人对美食则有着更大的耐心。

崇仁干糟猪蹄,粗犷的食物配上繁杂的做法,在崇仁这个南方小镇获得了不少食客的青睐。


糟猪蹄最主要的用料在崇仁被称为糟泥,指的是酿酒后留下的谷物残留。

糟泥蕴含着10%左右的酒精存留,同时含有丰富的脂肪、氨基酸和蛋白质,这样的边角料,绝不会被浪费。


加入食盐,使糟泥增味,团成球状入坛,持续发酵。

糟泥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坛子里从容转化,食客们也有足够的耐心,在耳鬓厮磨间等待与美食邂逅。

时光流转,迎来开坛的瞬间,酒香四溢,糟泥演变成为香糟。


猪蹄这才等来了它的最佳伴侣,可以开启一段富于变化的旅程。

只需简单熟制,小火慢炖数小时,让富含的胶原蛋白部分融化成黏软的胶质。


香糟,是决定食物风味的关键。

用香糟覆盖猪蹄,层层包裹,再次入坛,等待下一次蜕变的发生。


一周后,猪蹄从坛中取出切片。

颤抖的胶质,健硕的蹄筋,红润鲜香的尤物表里通透。


这种平凡的食物,经过时间的层层洗礼,覆上了一层老于事故的回味,显得余韵悠长。

在不同的文化里,各种食材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
各国人民的烹饪手法,折射出背后一整套饮食文化、乃至民族文化的缩影。

我们从全世界的角度,欣赏和品位食物的南辕北辙或是异曲同工。

唇齿的享受之间勾连起的,是对各地风情的想象。

3

美味中的幸福期许

无论在地球的哪一端,人们都免不了为一日三餐而操劳。

酸甜苦辣,各种风味,人间烟火升起的瞬间,不仅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,更是每个人对生活的体味。

一日三餐组成的当下,构成了人间百态,而在所有的影像之中,我们都看到了对幸福的期待。

在四川乡村,邀请亲朋好友在院子里聚餐,被称为坝坝宴。

圆桌摆开,亲友围坐,食物的香气飘在相间,夹杂着互相的寒暄和玩笑,热闹升腾。


在这样的宴席上,甜烧白是绝对的主角。

厨师们的工作从食材处理阶段开始,一整头猪在水中洗净,挑出风味富集的部位切下,作为甜烧白的原料准备。


大锅烧热,趟净猪皮,将猪肉煮至八分熟后,切连刀薄片,九成肥一成瘦。


透亮的猪肉嵌入红砂糖,于土碗中错叠,浇上旺火调制的糖油,添上一层鲜香。


糯米煮至半熟,再经过糖油洗礼,一同放进土碗之中,迅速上锅,等待升腾的水蒸气带来的蜕变。


甜烧白是婚宴的压轴大菜,一上场立刻夺人眼球。

白肉在高温下油脂尽出,肥而不腻。

服帖地瘫软在软糯香甜的糯米上,一起咬下,口感又沙又糯,回味中是一股柔顺缠绵的憨甜。


甜烧白,在这里寓意着幸福吉祥。

将美味与婚庆当天的美好感受联系在一起,宾客们无不满脸笑容,把酒言欢。


在欧洲东南部的伊斯坦布尔,人们用另一种美食唤醒对理想生活的憧憬。

让千万人聚集在这个城市的是生计,利益和账单。

但支撑生活的,是一种叫做巴克拉瓦的甜点。

巴克拉瓦的意思是果仁蜜饼,早在13世纪,这种甜品就已经享誉世界,吸引着无数只为寻求那一口甜蜜的食客。

巴克拉瓦制作的初始步骤,是擀面皮。

十几张面皮同时擀压,每张的厚度不超过0.1毫米,薄如纸张,吹弹可破,又韧性十足。


随后,加入奶酪,撒开心果碎,上下覆盖20层面皮。


制作巴克拉瓦的核心工艺是熬糖油。

白砂糖在热水中融化,柠檬汁的加入促使糖水加快解。

舀起一勺,糖液拉出的丝清透不黏腻,老师傅的经验化为对拉丝长短的微妙感受。


与此同时,成型的巴克拉瓦焙烤起酥。


出烤炉的瞬间,巴克拉瓦将完成最后的升华。糖浆与油脂相遇,酥皮浑身战栗,香气渗透进几十层的酥皮,这一刻被唤醒的瞬间。

土耳其人相信,甜食等同于善良的心和温暖的话。

唤醒的瞬间使巴克拉瓦最终完成,也激活了伊斯坦布尔居民们一天的愉悦。

甜香包围的城市里,每一瞬间都溢满了幸福美好的气息。


从四川到伊斯坦布尔,从尼泊尔到马里兰,风味人间的带给我们的惊喜,在于以食物为起点,展开了一副生动的生活画卷。

甜、鲜、香是一种简单的味觉,但是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百姓来讲,是落地生根的俗世。

他们为食物喜为食物忧,在自然的耕种和渔猎中、在四方的厨房和手起刀落之间,将生活的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从古至今,人类虔诚地浇灌食物,待到成熟的季节,食物又经由万千人的手,滋养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常,周而复始。

那些风物、气息,过往的岁月与记忆,共同汇聚成一方风味,点缀了每一个人生。

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槽值

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

erweima

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