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黑成人童话《白雪公主》,骗得我好惨

2020-05-28 16:06:15
0

希望那些“真实原版”的谣言,最终止步于你我。

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社交网络流行起了各种颠覆认知的暗黑解读。

“暗黑+经典作品”组合,立马拥有了200%吸引人的魔力。

某问答平台上,有一个问题收获了1872条回答、5183万浏览量。

“你看过的哪些经典童话其实很毁三观?”


《格林童话》的经典篇章《白雪公主》,就是其中被“深扒”和“重新解读”的典型代表。

流传开来的所谓“暗黑真相”,也确实让人大跌眼镜。

1

传闻中《白雪公主》的暗黑故事

王后谋杀白雪公主的原因?

许多人的认知里,王后是嫉妒公主的美貌,才起了杀心。

“魔镜、魔镜,告诉我,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?”

但网络流传的暗黑版本中,却讲述了这样的一幕:

王后曾在长廊中,撞见了乔装打扮的男子,偷偷摸摸钻进了白雪公主的房间。

那是她的丈夫。

起了疑心的王后从钥匙孔中偷看室内的景象。

她所看见的,是国王和白雪公主父女乱伦的场面。

出自《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》

两个原本最亲近的人同时背叛了自己,王后心中从此埋下了怨怼的种子,并最终决定谋杀公主。

期间,她一度因对女儿的恻隐之心而犹豫。

与之相对的,是始终骄纵自私的白雪公主。

即使面对国王,她照样呼来唤去,还会仗着父王的宠溺来欺凌吓唬仆人们。

后来被王子救醒后,还疯狂地迷恋上了王子宫殿里各种奢侈的家具服饰。

跋扈又好奢的她,完全不复我们记忆中的温善纯良。

小矮人和公主,到底是什么关系?

记忆里,小矮人收留了落难的白雪公主,并一直守护着她。

白雪公主为小矮人们洗衣做饭,相处十分融洽。

实际上,还有更让人大跌眼镜的版本。

白雪公主与小矮人们共同生活的日子,关系一度很混乱。

小矮人们以公主父亲的身份自居,并夜晚轮流与白雪公主交欢。

而白雪公主每每接触到小矮人们粗糙的皮肤与胡茬时,就会想起曾经与父亲亲密时的享受。


王子爱的是白雪公主,还是她的尸体?

王子吻醒已经死去的白雪公主,在不少人看来,有些不可思议。

在网络流传的暗黑故事里,对王子的行为做了大胆揣测:

是心痛她的离开,还是只爱她的尸体?


王子无法爱上活着的女孩,一直四处搜寻轻女孩的尸体。

取得尸体后,他总会抱着尸体忘情地抚摸。

尸体也不会有任何反应,只会逐渐变冷,王子正是对这样的感觉分外着迷。

因此,王子在白雪公主苏醒时并非欣喜若狂,反而“失意比欢喜还多”。

2

被深扒的《白雪公主》,真的是真的吗?

从这些残忍细节来看,《白雪公主》似乎坐实了“暗黑童话”之名。

每天,网络上总有一批人在无意中被其“震碎三观”。

但其实,这些故事全都不是来源于《格林童话》,而是出自日本作家桐生操撰写的《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》(首次出版时间1998年)。

桐生操,是两位日本女作家堤幸子、上田加代子共有的笔名。

留学归国后,她们以“桐生操”的身份,开始发表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为背景的作品。

但由于内容尺度和真实性等问题,其作品被勒令停止出版,甚至一度被列为“禁书”。

《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》便是如此。


它以格林童话的人物设定为基础进行改编,融入了社会伦理关系的黑暗面。

在这部书的序言中,桐生操非常清楚地说明:

这本书与《格林童话》并无直接关系,只是她借用格林童话的名号独立进行的文学创作。

在书的前序中,作者剖白:

“在保留住‘初版’格林童话的残酷、粗犷的表现手法的同时,更彻底地挖掘出深藏在童话里的深层心理及隐含寓意,以自己的解释和表现手法,创作更为生动的《格林童话集》。”

某种意义上,《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》可以视为原版《格林童话》的衍生作品。

但在传播中,许是为了“噱头”、“反差”,人们直接无视了作者的声明,将之冠以“原版格林童话”的称号,广而传之。

流言愈演愈烈,久而久之,人们便信以为真、真假不分了。

在中国,也一直有各类所谓“原版格林童话”的书籍流传。

如2000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《成人格林童话》、2003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真实的格林童话》等等,这类书籍进一步带动了国内各类关于《格林童话》中残暴、色情内容的传言。

学者有过考证,这两本书其实都脱胎于这本日本畅销书《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》。

衍生的作品,骤然拥有了媲美“原著”的地位。

倚仗着人们的猎奇心理,在网络上以潮水之势广泛、迅捷地扩散。

3

被误解的《格林童话》,暗黑吗?

不过除去网上流传的暗黑版本,实际上《白雪公主》从1810年的厄伦堡手稿到1857年流传较广的终稿,同样发生了不少变化:

比如最后救了白雪公主的,也不是年轻英俊的王子,而是从国外征战归来的父亲;

白雪公主的苏醒,是因为仆人的怨恨,摔打水晶棺,抖出她喉咙里的毒苹果……

有不少的情节,在今天看来,也是格外“毁三观”的。

白雪公主的继母,在《格林童话》的最初设定中是生母。

王后的“生母”设定,出自格林兄弟1810年最早的手稿。

因为亲生母亲杀害女儿的故事太过残忍,这个版本一直饱受诟病。

在1857年最后版本的《格林童话》中,王后的生母身份被替换为了继母。

1812年初版vs1857年最终版

其实,不少格林童话故事中都有类似的“生母-继母”角色转变。

《糖果屋》里将主角兄妹抛弃在森林中的坏女人,也是在第四版修改时被赋予了继母身份。


一种最为普遍的观点认为:

“冷血暴虐的母亲形象,实在是与孩子们所熟悉的集母性、温柔、慈爱于一身的母亲形象相距太遥远了。”

并且格林童话在传播和改版期间,逐渐变成孩子们的睡前读物。

这种“生母杀女”的残忍情节,也不适合在睡前为孩子们阅读。

王后的结局,够惨烈。

在1812年首版和1857年第七版《格林童话》中,王后的结局基本是一致的。

她受邀参加白雪公主和王子的结婚典礼,并在舞会上,被迫穿上一双被火烧得通红的铁鞋子跳舞。

王后的脚被铁鞋严重灼伤,她却不能停止舞蹈,只能一直跳到死去为止。

出现这样惨烈的结局,是因为《格林童话》的初衷,本就不是为儿童编写的。

它是格林兄弟搜集的民间故事集,用来警醒世人。

所以在某种程度上,它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社会面貌。

王后的邪恶、残忍,更像是一个女巫。

食用白雪公主心肝(实际上被猎人替换为动物心肝)的行为,正是嗜血成性的女巫会做的。

王后所穿的“铁鞋”,也是中世纪欧洲用以拷问巫女的常用酷刑之一。

实际上,对于部分原版“暗黑”情节的改写,格林兄弟有他们自己的考量。

尽管格林童话最初,并不是写给孩子们看的,但随着儿童读者群体越来越多,格林兄弟把《格林童话》看成是“教育之书”的倾向,也越来越鲜明了。

他们重新确定了编辑方针,削除了所有与孩子不相符的表现。

相比起为博噱头、追求反差的各种传播,这样的改编显得更加合情合理。

作为一本流传至今的经典童话,它被人记住,从来不是因为所谓的“暗黑”和“反转”,而是关于爱、关于人性、关于善良的表达。

希望那些“真实原版”的谣言,最终止步于你我。

erweima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槽值

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

erweima

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

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